长江商报 > 低成本零排放 新能源车领跑绿色时代

低成本零排放 新能源车领跑绿色时代

2018-01-02 02:08:36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2017年前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60万辆,预计2020年将达200万辆

□本报记者 柳莺

回首2017年,新能源汽车在政策上迎来阵阵暖意。提高贷款发放比例,鼓励使用新能源车辆开展分时租赁,还设置了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达到200万辆的目标。在政策红利下,2017年前11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均已突破60万辆。

对于政策推动的市场,新能源汽车政策的稳定性能否持续是大家最为关心的事情。

全国工商联汽车商会新能源汽车分会会长李金勇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初期成本高,需要靠国家补贴去拉动,后期随着技术的突破和进步,成本会越来越低,然后燃油车的成本会越来越高,此消彼长的条件下,就会使新能源汽车快速爆发。”

产销同比保持高速增长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

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

接下来的几年中,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势不可挡。

2008年,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已呈全面出击之势,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当年1—12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主要是乘用车的增长,1—12月新能源乘用车销售899辆,同比增长117%。

2009年,在密集的扶持政策出台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驶入快速发展轨道,“新能源汽车” 在中国商用车市场上的增长潜力已开始释放。当年1—11月,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78.98%,至4034辆。

去年12月11日,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保持高速增长,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3.9万辆和6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7%和51.4%。

新能源汽车发展至今,用途已经非常广泛,延伸至各行业,如物流。

已有33年驾龄的向师傅,是物流业众多创业者中的一员。与其他创业者不同的是,向师傅租了一辆纯电动物流车。

“相比传统燃油车,纯电动车驾驶体验好,提速快、行驶无杂音,还省钱,相比以前每月增加3000多元的收入。以前为避免烧油,尽量不空驶,丢失了很多业务,现在就不用担心空驶会造成损失了,业务也多了起来。车辆维修保养也不用担心了。”

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所长高国有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新能源电动车用途已经非常广泛,像城市公交、物流,还有环卫,如垃圾运输、清扫之类;很多地方的一些城市公用领域都必须使用新能源电动车。它最大的优势就是零排放,再就是使用成本低,电比油的成本肯定会低很多。”

亟须摆脱政策依赖

回顾2017年,国家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政策层出不穷,随着政策的变化,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也起伏不定,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高度依赖着国家和地方的补贴。

去年1月,由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延后,一下就暴露了国产新能源汽车竞争力不强的弱点。

数据显示,去年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0.6万辆,而2016年销量为8.4万辆,下降了7.8万辆。之后,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推行,国产新能源汽车销量再次出现爆发性增长。

近日,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草案的流出,关于原定2019年实施的新能源补贴下降20%,将提前至2018年实施的消息席卷汽车圈。对这份草案最大的关注在于,续航里程150公里以下的纯电动车将取消补贴,同时,地方补贴或将取消。

每到年底都是新能源汽车政策尤其是补贴的“大考”。“回想2016年的这个时候,新能源行业经历过同样的事情。政府发文调整2017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新能源车辆面临重新备案,2017年1月、2月成为销售的空档期。近段时间,‘补贴大幅度削减’‘取消地补’这类传闻,笼罩着新能源汽车发展。”李金勇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感叹。

“新能源汽车依赖政策是因为它在发展初期成本高,需要靠国家补贴拉动,因为必须形成产能才能把成本降下来。后期随着技术的突破和进步,成本会越来越低,然后燃油车的成本会越来越高,此消彼长的情况下,就会使新能源汽车快速的爆发。从我国情况来看,未来不管出于能源危机的考虑还是环保的考虑,新能源汽车未来取代传统的燃油汽车是毫无疑问的,只是时间问题。”李金勇认为,新能源汽车主要的成本在于电池,随着产能的扩大,产销的扩大,电池成本在逐渐降低。

去年9月27日,工信部公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该办法中规定的“双积分”是指乘用车企业平均油耗积分和乘用车企业新能源汽车积分。

李金勇认为,“双积分”的实施和逐步成熟,将意味着新能源行业进入高速路。“‘双积分’的实施,正好显示了补贴的逐步退出,传统的燃油车要拿出一些成本来购买新能源积分补贴新能源汽车。之后,随着电池的成本下降,整个车的制造成本就会降低。”

市场面临洗牌

2017年,新能源汽车迎来合资浪潮。7月5日,北汽集团与戴姆勒签署了新的框架协议,双方表示,将共同投资50亿元人民币,引入梅赛德斯-奔驰品牌的纯电动汽车产品。紧接着,福特汽车于8月22日宣布,与众泰汽车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将为中国消费者提供采用自主品牌的纯电动汽车,合资双方将各持50%股份。几天后的8月27日,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雷诺日产联盟宣布建立一家新的合资企业——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联合开发电动汽车并在全球销售。

有分析人士认为,面对“双积分”政策的巨大压力,与中国企业合资成立新能源公司成为一些外资企业获得新能源“积分”的捷径。还有人认为,这一浪潮有助于刺激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快速迭代,优胜劣汰之下,自主新能源汽车定将抢占先机。

新能源汽车发展至今,它的“软肋”依然存在,提升技术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第一个痛点在于电池,容易受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制约,充电桩也没有广泛普及。再就是续驶里程现在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现在新能源汽车在长途行驶方面,实际上比较困难,因为现在新能源汽车的续驶里程一般都是在300公里以内。未来肯定是要在电池上下功夫,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提高储能的力度。”高国有表示。

去年12月26日,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了《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发文附录中对享受免征购置税的乘用车、客车、货车、专用车、燃料电池汽车分别提出了技术上的要求。

高国有认为,从新的条款可以看出,门槛还是有很大提高,无论是研发还是生产,都有很多约束类的条款。“目前新能源汽车企业大概在300家左右,未来估计会控制在100家以内。没有能力或者能力不是特别强的企业将被淘汰,行业会洗牌。最后肯定是有研发能力、生产能力、技术优势的企业得以生存下来。”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